活在世界上每個人都會犯錯,你我都不例外。我常常犯錯,也每錯必認必改,覺得是我的優點,甚至可說美德。對於朋友的錯,我只會輕描淡寫在旁邊提醒,絕對不會責備。因為我覺得人若犯了錯,你如果不是真正出自愛他的心,就不配責備他。
很多時候見人彷彿很有愛心,很義正辭嚴的責備朋友的錯失,我都會冷眼旁觀。真正出自愛朋友的心不是沒有,但很多卻借題發揮,帶著些隔岸觀火,幸災樂禍之心而面露關懷之情而已。
也許小說寫得多,不知道為甚麼總能一眼看透那些人,然後覺得非常可笑,這麼虛偽的事也做。而兩個當事者卻不知他們怎麼想,犯了錯被責備的人真不懂?那責備的人又真以為對方不明?
我喜歡肯認錯的人,至少知錯能改,這絕對是好事。錯了,學得經驗教訓,不是說經一事長一智嗎?不肯認錯的心很討厭,很可恨,明明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他錯了,還死雞撐飯蓋,死不肯認,也死不悔改。哥德說過一句話:「從不錯失的人,智慧增長有限。」
不肯認錯的是死要面子,因為他內心是知道自己錯。有一種人蠢得會說「我永遠不會做錯事」,真是沒得救。
不會錯的人以為自己接近完美,這豈不接近神?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也絕對不會有不做錯事的人。人的劣根性那麼多,人的私心那麼重,人的惡念那麼多,誰敢說自己不犯錯?豈不是蠢人還加三等?好,就算他真不蠢,剛愎自用的人智慧也絕對有限,甚至沒機會學聰明。
認錯的人其實聰明,因為可以學到東西,不肯認錯甚至自認不犯錯的,由他去吧。
嚴沁《錯誤與否》
《奕喻》是一篇錢大昕寫的關於下棋的文章。錢大昕,字及之,號辛楣,清朝嘉定人。他精通經史百家,擅長金石考証,他曾經在乾隆時中進士,在鍾山、婁東、紫 陽等各書院講學。錢大昕所寫的這篇奕喻,主要是藉著自己看別人下棋,以及自己下棋失敗的實際體會,來指出當時讀書人自以為是的毛病。文章的內容是這樣寫 的:
有一回我在朋友家裏看人家下棋,有一個客人怎麼下都輸,我總是譏笑他,而且很想幫他改改棋子,心裏頭也認定他的棋藝絕對比不上自己。後來這位 客人要求和自己下棋,我是滿懷輕視的和他對奕。沒有想到的是,才剛剛下了幾個棋子,客人就已經佔據了主動。棋局到了中盤,我陷入苦思,但是客人卻是氣定神 閑。棋局終了之後,計算雙方棋子,我竟然輸了十三子,當時我真是慚愧得說不出話來。後來再有人邀我去看別人下棋,我總是靜靜地坐在一旁觀看。
從 這次失敗的教訓,錢大昕悟出了一些道理,他說,當時的讀書人讀古人的書,喜歡非議古人的錯誤,而和人實際相處的時候,又喜歡去說別人的不是。其實誰不會犯 錯呢?大家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估計一下自己難道都沒有犯過錯嗎?我們能夠看到別人的失誤,卻看不到自己的失誤,能指出別人犯的小錯誤,卻指不出自己犯的 大錯誤。真要把時間拿來檢討自己的不是都不夠用,哪有時間去議論別人呢?棋藝的高下是有標准的,一著棋下壞了,別人看得見,硬要遮掩都沒有辦法,但是一件 事理各執己見,誰又能夠斷定真正的對與錯呢?所以我們真的沒有必要在一件事情到底誰是誰非上花很多時間,更不能互相譏笑或是互相激辯了,這就是錢大昕從下 棋當中悟出來的道理。
我曾經在棋盤上面看到兩句話“觀棋不語真君子,起手無回大丈夫”,如果您是看別人下棋的人,看到別人下壞了棋子,可不要開口譏笑別人,如果您是自己下棋的人,下壞了一著棋也不要懊惱,記取教訓走好下一步才是,其實做人做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