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2的文章

DSE 分享

語文科 其實,語文科除了需要語文底子強厚,每分卷的技巧也十分重要。等於一個道地外國人,即使英文嫻熟,如未能熟闇分卷技巧,亦不能於 DSE 取得 5** 甚至 5* 。口試亦不只是考核學生語言流利程度,更重視的是學生使用語文的溝通能力。 數理科 很多學生覺得自己沒有理科頭腦,很多時「頭腦」的意思等齊「轉數」,又或謂之「腦筋」。其實,就如一部 IPHONE ,很多人買回來,如果沒看說明書,也沒什麼 IPHONE- 「頭腦」。要解拆理科題目,首先要知道自己有什麼工具。一般學生許多時由於雜亂無章,所以不得要旨,非關頭腦事。

上課模式

中學 (中一至中六) 老師會就每課重點及易混淆處,以及公開考試形式,作詳細講解 學生須堂上完成指定習題,確定掌握每個技巧 個別學生將獲派特定 assignments 只要肯在該科下功夫,底子差亦可進步 ------------------------------------------------------------------------ DSE 英文: 文章翻譯、英語修辭、進階英語文法、文章結構、語氣排佈、段落組織。焦點:閱讀、寫作以及文法。 DSE 中文: 篇章研讀、文學賞讀、文言文、字詞鍛冶、作文脈絡分析 (進階) 綜合技巧訓練、口試訓練。焦點:閱讀及寫作訓練,其次為綜合及口試訓練。 專科: 習題訓練、理論講習、考卷分析、速度訓練

如何配合課程

Gary Sir具多年 CE/AL 教學經驗 學生進步比率 92.3%  樣本只來自長期學生 專科班課業均為公開試考核內容,學生需熟習 針對學生弱項,編排適當習題 中小學中英數基礎訓練,有助升學及校內成績 著重效率

正門

南轅北轍

南轅北轍《戰國策‧魏策》: 魏王欲攻邯鄲,季梁聞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頭塵不去,往見王曰 :「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 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卷二十五《魏四》)

傳單

新亞校歌

山巖巖 海深深  地博厚 天高明  人之尊 心之靈 廣大出胸襟 悠久見生成 珍重 珍重 這是我新亞精神 珍重 珍重 這是我新亞精神 十萬里 上下四方 俯仰錦繡  五千載 今來古往 一片光明 五萬萬神明子孫 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有聖人 珍重 珍重 這是我新亞精神 珍重 珍重 這是我新亞精神 手空空 無一物  路遙遙 無止境  亂離中 流浪裏  餓我體膚勞我精 艱險我奮進 困乏我多情  千斤擔子兩肩挑 趁青春 結隊向前行 珍重 珍重 這是我新亞精神 珍重 珍重 這是我新亞精神

禮記.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脩,身脩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韓愈 - 進學解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召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

兩篇範文

  活在世界上每個人都會犯錯,你我都不例外。我常常犯錯,也每錯必認必改,覺得是我的優點,甚至可說美德。對於朋友的錯,我只會輕描淡寫在旁邊提醒,絕對不會責備。因為我覺得人若犯了錯,你如果不是真正出自愛他的心,就不配責備他。   很多時候見人彷彿很有愛心,很義正辭嚴的責備朋友的錯失,我都會冷眼旁觀。真正出自愛朋友的心不是沒有,但很多卻借題發揮,帶著些隔岸觀火,幸災樂禍之心而面露關懷之情而已。   也許小說寫得多,不知道為甚麼總能一眼看透那些人,然後覺得非常可笑,這麼虛偽的事也做。而兩個當事者卻不知他們怎麼想,犯了錯被責備的人真不懂?那責備的人又真以為對方不明?   我喜歡肯認錯的人,至少知錯能改,這絕對是好事。錯了,學得經驗教訓,不是說經一事長一智嗎?不肯認錯的心很討厭,很可恨,明明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他錯了,還死雞撐飯蓋,死不肯認,也死不悔改。 哥德 說過一句話:「從不錯失的人,智慧增長有限。」   不肯認錯的是死要面子,因為他內心是知道自己錯。有一種人蠢得會說「我永遠不會做錯事」,真是沒得救。   不會錯的人以為自己接近完美,這豈不接近神?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也絕對不會有不做錯事的人。人的劣根性那麼多,人的私心那麼重,人的惡念那麼多,誰敢說自己不犯錯?豈不是蠢人還加三等?好,就算他真不蠢,剛愎自用的人智慧也絕對有限,甚至沒機會學聰明。   認錯的人其實聰明,因為可以學到東西,不肯認錯甚至自認不犯錯的,由他去吧。 嚴沁《錯誤與否》   《奕喻》是一篇錢大昕寫的關於下棋的文章。錢大昕,字及之,號辛楣,清朝嘉定人。他精通經史百家,擅長金石考証,他曾經在乾隆時中進士,在鍾山、婁東、紫 陽等各書院講學。錢大昕所寫的這篇奕喻,主要是藉著自己看別人下棋,以及自己下棋失敗的實際體會,來指出當時讀書人自以為是的毛病。文章的內容是這樣寫 的:   有一回我在朋友家裏看人家下棋,有一個客人怎麼下都輸,我總是譏笑他,而且很想幫他改改棋子,心裏頭也認定他的棋藝絕對比不上自己。後來這位 客人要求和自己下棋,我是滿懷輕視的和他對奕。沒有想到的是,才剛剛下了幾個棋子,客人就已經佔據了主動。棋局到了中盤,我陷入苦思,但是客人卻是氣定神 閑。棋局終了之後,計算雙方棋子,我竟然輸了十三子,當時我真是慚愧得說不出話來。後來再有人邀我去看別人下棋,我總是靜靜地坐在一旁觀看。